配股怎麼算?3步驟圖解股票股利計算公式,輕鬆掌握你的新持股!
- 1on1fitnesstrain
- 0
- Posted on
## 配股是什麼?與現金股利(配息)有何不同?
在台灣和香港的股市裡,股利總是投資者特別在意的部分,它體現了企業如何把一部分利潤分享給股東。股利大致分成兩類:股票股利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配股,以及現金股利,簡稱配息。搞清楚這兩者的分別,對想踏入股市的人來說,絕對是基本功。
股票股利是指企業不是用現金分紅,而是額外發行新股給股東。這樣一來,股東手上的股份會變多,但從理論上講,企業整體市值不會改變,因為股本變大,每股價值自然會被攤薄。企業這麼做,通常是想留住現金,用來維持營運、加大投資規模或還債,目的是為了日後帶來更大的收益。
相對地,現金股利就是企業直接用現金把利潤發給股東。股東拿到錢後,可以隨意用,比如再買股票或日常花費。對那些喜歡穩定現金收入的投資者來說,這種方式特別吸引人。企業選配現金股利,往往是因為現金流很充裕,而且覺得這是對股東最好的回饋形式。
這兩種股利在分發方式上差很大,對股東資產的衝擊也不同。配股會讓持股比例上升,但股價要除權調整;配息則直接加到現金手上,股價則除息調整。

| 特性 | 股票股利(配股) | 現金股利(配息) |
| :——- | :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| :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|
| **發放形式** | 發放新的股票,股東持股數增加 | 發放現金,股東銀行帳戶收到現金 |
| **對股東資產** | 持股數量增加,但股價因除權而調整,總價值不變 | 收到現金,股價因除息而調整,總價值不變 |
| **公司動機** | 保留現金供營運擴張、償債,或公司處於成長期 | 現金充裕,回饋股東,或公司處於成熟期 |
| **稅務影響** | 台灣需計入綜合所得稅或分開計稅(依選擇),香港通常免稅 | 台灣需計入綜合所得稅或分開計稅,香港通常免稅 |
| **稀釋效果** | 股本擴大,每股盈餘 (EPS) 及每股淨值 (BPS) 被稀釋 | 無稀釋效果 |
## 配股怎麼算?股票股利計算公式與實際案例解析
弄懂配股的基本概念之後,大家最想知道的往往是計算方法。股票股利的算式看起來有點繁瑣,但抓到重點公式和流程,其實很快就上手了。
配股的計算大致分為盈餘配股和資本公積配股兩種,兩者運算方式一樣,不過在會計科目和稅務上有些細微差別。在台灣,企業通常會公告「每股配發X元股票股利」,這裡的「元」不是指新台幣,而是股票面額10元的那種單位。所以,每配1元股票股利,就等於每張股票(1000股)能多拿100股。
股票股利的核心公式是:
* **新增股數 = (原有持股數 ÷ 股票面額) × 每股配發股票股利金額**
* **新增股數 = 原有持股數 × (每股配發股票股利 / 股票面額)**
台灣股票面額多半是10元,所以可以簡化成:
* **新增股數 = 原有持股數 × (每股配發股票股利金額 ÷ 10)**
比方說,企業公告每股配1元股票股利,那麼每股就多0.1股(1÷10)。如果持有1張股票(1000股),新增股數就是1000 × 0.1 = 100股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配股1元常被說成每張配100股。

### 實際計算案例
**案例一:盈餘配股**
假設小華手上有公司A的5張股票(5000股),企業宣布每股配1元股票股利。
* **步驟一:算每股新增股數**
每股新增 = 1元 ÷ 10元 = 0.1股
* **步驟二:算總新增股數**
小華新增 = 5000股 × 0.1 = 500股
* **步驟三:算配股後總持股**
總持股 = 5000 + 500 = 5500股
小華配股後,就會有5500股公司A股票。
**案例二:資本公積配股**
小明持有公司B的3張股票(3000股),企業用資本公積配每股0.5元股票股利。
* **步驟一:算每股新增股數**
每股新增 = 0.5元 ÷ 10元 = 0.05股
* **步驟二:算總新增股數**
小明新增 = 3000股 × 0.05 = 150股
* **步驟三:算配股後總持股**
總持股 = 3000 + 150 = 3150股
小明配股後持有3150股公司B。這也回答了公積配股1元是多少股,同樣每張配100股。
**小數點處理:**
如果算出來有小數,比如5000股 × 0.055 = 275股,通常交易所會按整股發放,不足的部分用現金補(零股處理)。這些細節會在股利通知單上寫清楚。
### 股票股利計算機/App推薦與使用教學
不愛手算的投資者,可以用一些線上工具或App來快速估配股後的持股和成本,省時又方便。
**推薦工具:**
* **券商App內建功能:** 大多數證券公司的App都有股利試算,登入就能看到你持股的預估股利。
* **財經網站計算器:** 像鉅亨網或奇摩股市這些平台,都有免費的股利計算工具,輸入持股和金額就行。
* **專門財經App:** 有些獨立App功能更強,能追蹤股利和進階分析。
**使用步驟範例 (以網站計算器為例):**
1. **打開工具頁面:** 搜「股票股利計算」或「除權息計算器」。
2. **選股票:** 輸入或挑選你要查的股票代號。
3. **填持股數:** 輸入你的張數或股數。
4. **加股利資訊:** 輸入公告的每股股票股利金額或股數。
5. **按計算:** 系統會秀出新增股數、總持股、除權息後參考價等。
## 除權息流程全攻略:重要日期與股價影響
配股和配息都跟除權息脫不了關係。除權息是企業在分紅前,把股東權益分開的程序,直接影響股價。掌握這些日期和機制,對投資配股來說很重要。
### 除權息重要日期定義與意義
1. **除權息交易日:**
這天最關鍵。除權息交易日或之後買股的人,就拿不到這次股利。反過來,在這天前(包括當天)買進並持有到開盤的,就能分紅。這天開盤價會因除權息向下調。
2. **最後過戶日:**
這是完成過戶的最後期限,才能進股東名冊領股利。通常是除權息交易日前一個交易日。
3. **停止過戶期間:**
企業為了確認股東名單,會停過戶一段時間,多半從最後過戶日到除權息基準日前。
4. **除權息基準日:**
停過戶後第一個交易日,企業依這天的名冊決定誰領股利。
5. **股利發放日:**
實際分紅的日子。股票股利自動進集保帳,現金股利匯銀行。

### 除權息對股價造成的影響(除權息參考價)
除權息那天,為了反映股利已分出,開盤價會調低,這叫除權息參考價。
**除權參考價公式 (股票股利):**
台灣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用這公式:
**除權參考價 = 除權前收盤價 ÷ (1 + 股票股利發放率)**
發放率 = 每股配發股票股利 ÷ 面額 (10元)。
**例子:**
股票前一天收100元,每股配1元股票股利。
發放率 = 1÷10 = 0.1
參考價 = 100 ÷ 1.1 ≈ 90.91元
開盤參考價約90.91元。股價雖跌,但你多了股票,總值理論上不變。
想深入了解,可看 臺灣證券交易所官網關於除權息的介紹。
### 填權息的概念與重要性
**填權**是除權後股價回升,甚至超前價。如果完全回原價,叫完全填權。
**填息**是除息後股價回升,超前價。
填權息反映公司價值和市場信心。如果基本面好、前景亮,股價易填權息。反之,若營運差,股價難回,甚至跌,這就變成「拿股利輸價差」。
## 配股的稅務考量:台灣與香港股利課稅解析
股票股利雖非現金,但多數地方視為所得,要納稅。了解台灣和香港的規定,能幫你更好規劃錢財。
### 台灣個人綜合所得稅中股票股利所得的計稅方式
台灣個人領股票股利,要併綜合所得稅。從2018年起,有兩種選項:
1. **併入綜合所得:**
股利加進總所得,一起算稅。可扣8.5%股利稅額,每戶上限8萬元。稅率低的(如5%、12%)人適合。
2. **分開計稅:**
股利單獨用28%稅率。不加總所得,高稅率(如30%、40%)人可能省。
**節稅Tips:**
* 依你稅率和股利額比兩種,挑好的。
* 申報時查當年法規,準填股利憑單。
* 股票股利面額進營利所得,除權價影響成本。賣股時算資本利得。
詳情看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官網。
### 香港股票股利通常免稅的原則
香港稅制簡單,個人從上市公司領股票股利(含現金)多免個人所得稅。因屬地原則,對股利寬鬆,促投資。
**例外:**
* 若視為香港業務所得,如專業投資者,可能稅。但一般人少見。
* 香港公司領股利也多免。
**注意:**
* 免稅但持他國股票(如台灣股)要遵當地稅。
* 複雜案諮香港稅局或顧問。
稅法會變,以上參考,建議找會計師。
## 領取配股的步驟與注意事項
領股票股利過程簡單,多自動。但知步驟和注意點,能避麻煩。
### 股票股利會自動撥入集保帳戶,無需額外申請
除權後確定名冊,股務代理透過TDCC自動進你集保帳。無需申請。
發放前幾天,券商或集保會email、App或簡訊提醒。發放日或隔天,看App或網站就見持股更新。
### 強調確認股利發放通知單的重要性
雖自動,還是查「股利發放通知單」或「除權息通知」。列:
* 股票代號名稱
* 股利種類金額 (如每股X元股票股利)
* 預計入帳股數
* 發放日
* 股務代理資訊
對照公告,若疑聯代理或券商。
### 針對零股或特殊情況下的配股處理方式
* **零股:**
持股少,新股不足1股(如0.5),折現金發。用除權價或收盤價,匯銀行。通知單註明。
* **合併配發:**
同時股票+現金,股票進帳,現金匯帳。
* **股東會資訊與公司公告:**
常查重大訊,如年報、除權息公告。透過 公開資訊觀測站 看台灣上市櫃公告。
## 配股對投資策略的意義與常見迷思
股票股利不只加股數,對策略、財務和心態都有影響。有些迷思也需澄清。
### 探討配股對長期投資者與短期交易者的不同影響
* **長期投資者:**
信公司成長的,配股是好事。盈餘內留再投,助未來利。持股增帶複利,長期報酬放大。還能低成本平均持股。
* **短期交易者:**
他們看波動和價差。配股不利,除權跌,新股需時賣。若不填權,帳面虧。可能除權前賣避險。
### 分析公司選擇配股的動機(保留現金、擴大股本等)
企業選股票股利原因:
1. **留現金:** 成長期需錢研發、擴廠、併購、還債。股利留內,支持發展。
2. **擴股本:** 增流通,吸投資者。低價易小資進。
3. **形象:** 傳信心,將盈餘再投積極。
4. **調股價:** 高價時降,使親民。
### 澄清「配股就是賺到」的常見迷思,解釋股東權益總價值不變的原則
新手常想配股=賺,因股多。但迷思。除權日價調,總值理論不變。
**例:**
持1張(1000股)100元股,總10萬。公司配1元股票股利。新100股,總1100股。除權價90.91元。總值1100×90.91≈10萬。不變。
真賺在填權,價回超前。不填則虧價差。
### 討論配股對每股盈餘(EPS)與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的稀釋效果
配股擴股本,稀釋指標:
* **EPS:** 稅後淨利÷股數。股增利不變,EPS降。帳面獲利差。
* **ROE:** 稅後淨利÷權益。股本增減保留盈餘(盈餘配),複雜。若利不跟,ROE稀釋。
綜合看,不能只看股增判好壞。
## 配股常見問題 (FAQ)
1. 配股1元等於幾股?如何計算我的新持股數?
在台灣,股票面額通常為新台幣10元。因此,如果公司配發每股1元股票股利,表示每持有1股,將新增 (1 ÷ 10) = 0.1股。若您持有1張股票(1,000股),則會新增 1,000 × 0.1 = 100股。您的新持股數就是原有持股數加上新增股數。
2. 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?
股票股利(配股)是公司發放新股票給股東,增加股東的持股數量,但公司現金流不受影響。現金股利(配息)則是公司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股東,直接增加股東的現金資產。兩者都會導致股價在除權息當天向下調整,理論上股東總資產價值不變。
3. 除權息交易日、基準日和發放日,哪個日期對股東最重要?
對股東而言,**除權息交易日**是最重要的日期。在除權息交易日或之後買進股票的投資人,將無法參與本次股利分配。您必須在除權息交易日前(含)買進並持有至當日開盤,才符合領取股利的資格。
4. 配股後我的股票成本會如何變化?對股價有什麼影響?
配股後,您的持股數量增加,但股票的每股成本會降低。例如,若配股前您持有1000股,成本100元,總成本10萬元。配股100股後,您有1100股,但總成本仍為10萬元,所以每股成本變為 10萬 ÷ 1100 ≈ 90.91元。對股價而言,除權當天開盤價會因配股而向下調整,稱為除權參考價。
5. 收到股票股利需要繳稅嗎?台灣和香港的稅務規定一樣嗎?
台灣個人收到股票股利需計入綜合所得稅,有兩種計稅方式可擇一:併入綜合所得並享8.5%抵減稅額,或單獨按28%稅率分開計稅。香港個人投資者收到股票股利通常是免稅的,除非涉及商業活動所得。兩地稅務規定不同,建議諮詢專業人士。
6. 零股也能參與配股嗎?股利發放不足一張怎麼處理?
是的,零股也能參與配股。如果計算出的新增股票股利不足一股,例如0.5股,公司通常會將這不足一股的部分,折算成現金發放給您,匯入您的銀行帳戶。
7. 公司為什麼會選擇配發股票股利而非現金股利?
公司選擇配發股票股利通常是為了保留現金,將資金用於營運擴張、研發、償還債務等,以支持公司長期發展。此外,配股也可以擴大股本,提高股票流通性,或在股價過高時調整股價。
8. 填權息是什麼意思?我該如何判斷是否能填權?
填權息是指股票在除權息後,股價能夠回升,甚至超過除權息前的價格。判斷是否能填權,主要觀察公司基本面是否穩健、產業前景是否良好、市場對公司未來獲利是否有信心,以及是否有法人持續買超等因素。
9. 除了自己手算,有沒有推薦的股票股利計算工具或App?
許多證券商的官方App都內建股利試算功能。此外,知名的財經網站如鉅亨網、奇摩股市等,通常也提供股票股利計算機的網頁工具。部分獨立開發的財經App也提供此類服務,方便投資人快速計算。
10. 配股對我的長期投資策略有什麼好處或潛在風險?
對長期投資者而言,配股的好處在於增加持股數量,享受複利效應,並代表公司將盈餘用於再投資以追求未來成長。潛在風險則在於,如果公司營運不佳導致股價未能填權,股東可能面臨帳面損失,且配股會稀釋每股盈餘(EPS)。